查看原文
其他

北京|源于日常,高于日常

作者周磊 HitoriTrip 2023-02-11

在翻修中的工人体育场附近,有一条名为中国红街的挤满各类餐饮的商业街,商业街的斜对面是三里屯太古里,同一侧的三里屯soho,每天都有大量的外卖骑手和上班族穿梭于此。


在这个集商业、办公、餐饮为一体的北京最著名商圈,被上述几块地区包围的狭窄街道中,有一幢三角形的高层建筑。过去这里是北京城市宾馆,2016年起摇身一变,成为CHAO HOTEL,有人认为这里是年轻潮人的聚集地,也有人认为这里是各大奢侈品牌举办活动展览的中心,也有人把它当作是不同爱好人士交流、相识的场所。在我看来,并不能仅用一种标签来定义CHAO,在三里屯这个拥有复杂人群的地方,它以酒店为基础,在通过艺术设施传递各种文化信息的同时,亦十分包容地为不同喜好和职业的人创造者独处、约会抑或是聚集的空间。




PART I 另一个居所


CHAO的入口存在感非常低,是一扇仅容一人通过的转门,将车钥匙交给门口穿着印有蜜蜂logo的工作人员之后,从这扇转门进入到酒店大堂,眼前瞬间开朗。左侧中庭像素感疏密排布的羊毛天花板立刻成为视觉焦点,经线性灯背光处理的光线带来了微妙的漂浮感,眼前的自由社交空间与门口狭窄隐秘的第一印象形成鲜明对比。


右侧是酒店前台,包括了一个小型书房和休息区,颜色各异的stelton水壶中放着供客人自取的饮料,工作人员全部穿着黑色的圆领衫和回力鞋,站在电脑边工作,check in手续时的交流轻松且迅速,1分钟后便可以拿着房卡回去休息。


从一开始,CHAO的入住体验就是特别的,与建筑所营造的非日常感相对的是,酒店通过服务细节力图创造出让客人在自家般的随意感,以及快适的居住体验。



酒店每层有18间房,电梯厅的5部电梯总是同时运行,高峰期也几乎不需要等待,与大多数酒店相比这都是一个非常体贴的比例。


作为客人经常会利用到的公共设施,酒店的1层是名为大客厅的餐吧,2层是名为小客厅的早餐吧和读书/办公空间,3层则是健身房和雪茄吧。这些设施间都可以通过一道楼梯抵达,客人无需反复换乘电梯,在2层工作累了可以直接去1层喝一杯,或者去3层的跑步机上挥洒一下汗水。每层的楼梯间和走廊都装饰着各种家具和艺术品,让移动过程变得不再单调。



穿着便装风格制服的工作人员只在必要时出现,平时客人可以自由移动,健身房也没有专员负责,整个公共空间将私宅的轻松感和酒店的质感巧妙结合在一起。


一旦需要服务时,酒店的反应总是很快,比如房间需要补水或者拖鞋尺寸不合时,一个电话总是能立刻满足要求,不以显眼的方式打扰客人,却能最快回应客人的需求,对于重视个人空间的现代人来说,也许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服务方式。


酒店最小的房间是40平的单/双人间,也许是受到三角形建筑和过去城市宾馆构造限制,最大的套间也只有80平米,房间居住质感突出,色调统一为深木色和灰、白,每种房型都设置了可以放松和歇息的空间。


3个不同房型的灰沙发


比如这台stella works订制的单人沙发,总是被设置在房间的窗边,沙发可以躺下1-2人,电视往往也设置在沙发前,无论是自己读书、休息,还是两个人一起看看电视,在三里屯不那么美丽的杂乱夜景下享受甜言蜜语,这张沙发满足了广泛的生活场景。



今晚住的60平开间,有一张带有转椅的吧台和一张放着两把椅子的小桌,在一间房内设置了两处可以对饮的空间,却没有商务桌椅,酒店大概把房间定位成放松和享受的地方,鼓励客人去2层的小客厅工作。只有玻璃遮挡的浴缸放着柔软舒适的地垫,可以直接从这里与床连接。由于酒店加入了无塑料项目,饮料为玻璃瓶或易拉罐提供,无论evian的矿泉水还是罐装的大跃啤酒都可以随时补充。洗护用品均为酒店自己设计,塑料的部分都换成了木头或其他材质,包装上写着各种短句。「无塑料」在这里并不仅是一个环保理念,也提升了房间备品的设计感。



坐在窗边的沙发往外望,远处的工体已经面目全非。自己在90年代阿森纳首次访华时第一次踏进了工体,体会到了这座城市对足球的狂热,当时带自己来看球的兄长一手吹着喇叭,一手紧紧拉着我怕我在人群中走丢。我问他是不是国外任何一座球场都比这里强,他笑着摇摇头:「不是国外的月亮就圆。阿森纳不是很强吗?今天还不是输给了咱们。」


现在不会有人以击败阿森纳为荣了,工体也会在这次改造后撤去跑道,由综合性体育场变为专业的足球场。我今晚远眺工体展开回忆的地方也不再是城市宾馆,而是一座以全新理念和形态运营的酒店。有时候总是在特定情境下,我们才能注意到生活中悄然而至的变化,这也许就是在自己生活的城市中,偶尔去住一两晚酒店的动力之一,为相对规律的生活带来一点感性上的刺激。


CHAO是一个符合这种需求的场所,如果仔细看CHAO印在门口的三行小字,最后一行才是「hotel」。第一行则是「art center」。


插播一条福利:扫二维码领取hitoritrip专属八大洲旅游会员后,可以在专享价预订CHAO和其他酒店时享有赠送早餐、消费额度和延迟退房等礼遇。(具体参照酒店详细页面)




PART II 探险家的乐园


CHAO有超过8处场地用以举办各类活动,这些场地分布在酒店下半部分和顶层,很多客人大概不知道,这些地方平时大部分是对外开放的,使用大堂中央那部不需要刷卡的电梯,就可以分别抵达这些空间,CHAO对于客人的开放,让这里成为探险家的乐园。



在昏暗的地下一层,看似是不被允许进入的场所,只要鼓起勇气走下楼梯,就可以发现广阔的三角空间。这里平时陈列着诸多画作,也会定期举办展览,由于CHAO的一位业主毕业于中央美院,有不少与他们交好的艺术家将作品放在这里。作品不定期更换,有一些似乎会长期进行展示,比如弗朗西斯-培根的这两幅版画。


空间中还有制作版画的机器,这些机器大多是具有年代感的东西,客人们除了参观,还可以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,自己进行版画制作。


对于绝大多数客人来说,艺术或许都是抽象和有距离的,是一个「发明」的过程,人总是认为发明是一件复杂的事,并因此难以踏出第一步。


法国哲学家莫里斯-梅洛-庞蒂曾在《意义与无意义》中写到:概念存在于执行后。


比起远观,当人亲自去体验时,会发现比起「发明」,艺术更是通过创作来不断「发现」的过程。人们「发现」的能力往往比「发明」而大很多,把创作的过程想成是在地下探险一样,是在寻找未知,不管是直接出现还是无意间发现的事物,找寻一个世界要比创造一个简单得多,也会给人进一步了解的信心。


以艺术主导生活的酒店形态在未来或许是一个重要方向,从普通游客到商业精英,现在越来越多人在关注艺术并提升自己的相关修养。一方面是自我实现和表现的需求在增加,另一方面,这对于提升工作中的判断力也有着切实影响。


在复杂和多变,充满不确定性的当今世界中,由审美导向的感性选择越来越成为企业决策者必修课的一部分。一是因为以理论和理性作出的情报分析和判断虽然是商业必备技能,但这意味着容易和他人得出相同结论,差别化会因此消失。二是在遇到现有规则之外和经验中没有的案例时,理性判断会达到无法突破的界限,此时以感性主导的审美因素就会对评估未知产生重要的指导。



地下一层的放映室隐藏在一扇看似上锁的门后面,这里会定期播放各种新老电影,供会员和电影爱好者品鉴。二楼的雪茄吧同样是会员聚会的地方,从雪茄吧外面的阳台开始,被称作「池畔宫邸」的室外泳池和室内部分相当于CHAO的总统套房,这里经常被用于各种鸡尾酒趴或私人活动,没人使用时客人也可以在此休息和闲逛。CHAO的会员还可以加入红酒俱乐部、读书俱乐部等社团,通过多个功能不同的空间,将不同的人聚集在这里,这便是CHAO外墙上的第二行字「clubhouse」。



PART III 好好吃饭


最终,CHAO呈现的是:


hotel-自在安全的可以专注于自我的私密空间

clubhouse-有归属感,注重分享体验的社交空间

art center-充满探索性的,跨界的公共空间


它的多样性让酒店可以接纳不同目的/爱好的人,成为品质生活可能性的发生地。


酒店本身足够好的居住质感,让它同样适合只是来出差或者旅游,以住宿为目的的客人,这自然也少不了一份令人满意的早餐。


早餐均为现点现做,除了炒蛋、班尼迪克蛋到佛罗伦萨水煮蛋这样酒店常备的鸡蛋料理,你也能在菜单上看到羊肉汤和煎饼这种北京特色的中餐选择。


自己在酒店用早餐时总是会要一碗粥,CHAO的青稞粥和咸菜,就像羊肉汤搭配的辣椒酱一样,是具有一定品质的。在日本的高级旅馆,渍物(腌渍的小菜)和味噌汤的品质,往往会成为客人判定餐饮水准的标杆之一。这就像是酒店提供的清粥小菜一样,如果餐厅在这些简单的东西上不马虎,自然就会比较让人信赖。


CHAO的早餐让我想起上海的镛舍,两者并不以丰富的自助品类取胜,而是设定能够满足各类饮食习惯的人的菜谱,并重视每一道菜的出品,在追求品质和个性化的年代也许这是提升酒店餐饮质感的趋势。



早餐后在酒店闲逛,来到了经常用于婚宴、活动的CHAO标志性空间-二层的日光礼堂。


这处空间由德国的gmp建筑事务所设计,以拱形结构撑起一座双层屋顶,外层为玻璃顶盖,将自然光舒缓地引进大厅。混凝土拱顶与木制格栅的组合呈现出富有戏剧性的光影效果。


三里屯的早晨并不宁静,匆匆忙忙的上班族,红街门口打扫卫生的人,以及骑着外卖车开始送餐的人,让一墙之隔的外街忙碌噪杂。墙内的穹顶之下,城市独有的喧嚣感在此时被一种带着敬畏的力量所抑制,内心的激昂感悄悄冲击着空气中的宁静,那些平时略感疯狂的想法,似乎也在建筑的威严感下受到了鼓励。



在CHAO的生活自然不仅限于酒店内,由于住在三里屯,平时来这里最大的劝退原因-堵车已不复存在,无论自己还是和朋友们约餐,行动力都提升了很多。只隔一条马路的雪崴、排队成魔但永远不想排队的一楼一火锅、「这个地段终于不再是桃源x村了」的larry the bird。吃完之后去Café Kitsuné喝一杯,或者在酒店一层的吧台让调酒师loki做一杯特调,累了可以直接上楼睡觉。


昏暗的灯光下掏出木制房卡,多少得益于无塑料协议,让这张房卡也变得比一些连锁酒店有趣一些。


今天又有多少人,在如同蜂巢般交织的线路中邂逅。



文/周磊

食文化/酒店/生活方式/日本行乐


往期回顾









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